您现在的位置: 部门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暑期“三下乡”纪实】大学生“推普脱贫”进乡村:用普通话搭建沟通的桥梁
2019/08/05 17:16:13  |  编辑:校团委  |  作者:刘梓汐 咸洪丽 颜林津  |  来源:

假期才刚刚开始,来自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推普脱贫”入基层实践团队的一群大学生就来到灌阳县新圩镇共耕村,给那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和小朋友们带去了一堂迫在眉睫的普通话推广课程。

(校园主播给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及儿童上推普课程。)


一堂有意义的推普课

 

当天,即使天气湿冷,下着大雨,村民和小朋友们早已在村委会议室里等候着队员们的到来。共耕村再次迎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身影,也是小朋友们在暑假里最有意义的一堂教育课程。

 

桂林共耕村地处偏远,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大批儿童留在家中。孩子们性格腼腆,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为此,志愿者们特地制定了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案,从勇敢的用普通话自我介绍,到趣味练习口播操、绕口令,拼读易错字。并精心准备了不同的奖品,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踊跃的去表现自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己变的更加自信。“姐姐、姐姐,是不是勇敢的站上去就能获得奖励呢?”在老师的鼓励和带领下,还未开课,小朋友们踊跃上台用普通话自我介绍。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希望能得到财富,有的希望得到快乐……”这正是推广普通话教学课堂上小朋友们朗读的文字,村委会议室里面不时地传出孩子们的笑声。虽然当天下着雨,天气微凉,但孩子们纯澈的眼睛依旧盯着授课队员,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

 

“这次推普脱贫活动,我们通过讲课和到农户家里调研的形式,让更多的村民意识到讲好普通话的必要性,鼓励更多的农村孩子大胆地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设备有限并下着雨,但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和热情洋溢的笑容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团队教学成员秦彩萍谈到这次推普,眼里满是对孩子们的热爱。

(团队成员调查村民的普通话情况。

入户调研助力精准脱贫

 

据了解,灌阳共耕村是县级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村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内贫困人口众多,提升就业能力及为重要。

 

已经在村里任职一年多的第一书记杭盖表示,村民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学习。

 

教育部、国家扶贫办、国家语委发布的《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的工作要求。想到这里,在校的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申请了“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团队教学成员由具备国家普通话等级考试二级甲等以上资质的同学组成,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及扎实的普通话基础,为当地的青壮年劳动者及少年儿童开展推普公益课堂。

 

共耕小学学前班教师唐小龙,对桂航“推普脱贫”三下乡活动给予了赞同和肯定:“以前村里小朋友除了上课都不经常说普通话,经过去年的第一次“推普脱贫”活动,让村民孩子们明白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日常交流中也会尝试使用普通话。这次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更加勇敢自然的使用普通话表达自我想法。”

 

活动负责人朱厚玺同学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到村民。虽然推广普通话没有办法直接改善当地的贫穷问题,但是当村里形成一种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和要走出去闯荡的青壮年来说,能够讲好普通话是向外发展是重要条件之一。”

(第一书记带领团队成员入户调研。


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传播到乡村基层

 

十多名实践队成员的到来,成为村子的一件大事。为切实了解当地村民们的普通话普及程度,调研组的队员们深入当地村民家中,以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实地考察。

 

“快进屋里坐,多坐会儿别急着走。”“快尝尝,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西瓜,很甜的。”村民们用不太流利纯正的普通话欢迎志愿者们的到来。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了解了村庄近年来的变化。从与村民们聊天中得知,村中多种植水果和农作物,现村中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果树种植,并对外销售。如今共耕村在地方政府和我校的帮助下建设起红薯粉加工厂,为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和在家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团队成员的表现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我看了你们给孩子上课的过程,孩子们非常开心。现在想要找工作与人交流最重要的就是学好普通话。这个活动为孩子们主动学习普通话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唐陆子城小朋友的家长向我们倾述。“哥哥讲课的声音太好听了。你们什么时候还能再来给我们上课?”临走时,接受采访的小朋友眼中满含不舍的望着队员们。

志愿者们深知,短暂的教学活动可能无法改变孩子们的现状,但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推普脱贫”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即向老百姓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普及关于普通话的知识,将党和国家的声音真正传播到群众中来,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就。接下来,团队成员还将与村内建立长期的教育帮扶机制,为当地的村民们带去更多的学习机会。

 

 



地址: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新校区五楼团委 E-Mail:xtw@guat.edu.cn

Copyright 2014-2016 Powered by Youth,桂航青春 Beta 1.0.0